今年东莞海关通关时间同比压缩过半
记者 杨英杰
日前,东莞市政府联合黄埔海关在东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印发《黄埔海关进一步支持东莞深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在加工贸易、保税物流、服务外贸新业态、“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等八大方面支持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海关监管与外贸转型升级 实现“双促进”
去年5月,东莞成为全国12个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城市之一,也是广东唯一一个。第二个月,黄埔海关便与东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推动东莞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年多来,双方合作取得一定成效,海关监管与外贸转型升级实现“双促进”。
以加工贸易为例,今年7月份双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以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为华为、步步高等大型企业量身定制“一般贸易+保税仓储”监管模式。今年1-7月,东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3309.5亿元,同比增长6.5%。
此外,结合跨境电商商品碎片化、数据海量化、通关快捷化的特点,黄埔海关在东莞推行集约审单,自主研发跨境电商辅助管理系统,实现海关监管与企业理货、包装、配送同步。今年1-7月东莞地区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13.4亿元,同比增长44.51%。
货物通关实现“快提速”
今年1-7月,东莞地区海关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2016年压缩59.6%;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压缩54.3%,均已实现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目标。
为了对进出口营商环境实现“新优化”,目前海关所有进出口环节涉企项目已实现“零收费”,通过“互联网+海关”在线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达94%以上,初步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15年12月启动至今年7月,东莞企业在线办理保税监管业务54.7万票;按照每票往来海关1次的频率,每次人力及交通成本200元估算,仅此一项,即可为企业节省约1.09亿元。
在黄埔海关的支持下,东莞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在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及中俄贸易产业园项目上,黄埔海关实行属地海关通关“一站式”办理,助力班列通关提速。2016年以来(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基地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79班次、货运量9.0万吨、货值29.9亿元,并在今年4月首次开通了回程班列。